曹执纲老师帮你成功申请美国TOP30名校

近期,美国留学热开始升温,名校更是首当其冲。带着美国名校留学的诸多问题,我们走访了美国留学教父、SAT考试传奇经历的曹执纲老师,就一些关键的问题询问了曹老师。

问 题:为什么要上美国著名大学,尤其是常青藤大学?
曹老师:我以常青藤盟校耶鲁大学为例子吧。耶鲁大学由12个寄宿学院组成。每个寄宿学院大约有4百来学生。每个寄宿学院除了学生宿舍外,还有饭厅、图书馆、健身房、教授办公室等,甚至院长的居住室也在。在这一个小的学术自治体里,几乎就是一个小的社会。在这里,师生基本都认识。认识,才能建立个人情感,才能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,才能建立长久的个人互动关系。
耶鲁的教育风格是对话式的、互动式的,而不是满堂灌。上课有大量的讨论班。学生不仅要听,还要不停的提问、质疑、辩论。下课,在宿舍、饭厅,随时可以交流、讨论。这在熟悉的人群中才可以进行。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,有独立思想、创造性强、分析问题透彻。常青藤盟校,都采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。这是培养各类精英人才的最佳教育组合方式,这是大课堂、讲授式教学,所不能比拟的。不要说国内的大学,就是美国排名靠后的大学也做不到。
问 题:当年北京高考状元希望去美国留学,一个常青藤大学也没申请下来。
曹老师:是啊,我们在极度应试教育培养下来的学生,肯定和常青藤教育相去甚远。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,刷题刷到了变态的地步。没有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、创造性能力上着力培养,往往造就了高分低能的倾向。即使到了常青藤学校,也要过度一段时间,才有可能适应人家的教育方式。适应不了的,只能被淘汰。每年都有美国名校中国留学生被劝退的事情发生。
问 题:请您谈谈申请美国名校的技巧。
曹老师:好的国际教育在帮学生申请名校,尤其是常青藤大学时,一定要做好两种教育的过度和衔接。在国内就让学生了解、适应国外名校的教育文化。汇智英达在教授学生应对美国高考时,就把这种教育文化糅合了进去。另外,对于个别差距较大学生到美国后,还跟踪服务,帮学生顺利衔接上美国大学教育。
问 题:能否讲一个您服务过的案例?
曹老师:好的。小杨是一个学习非常努力刻苦的孩子,而且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,孩子培养了很多兴趣爱好。由于优秀的在校成绩,小杨也滋长不现实的申请欲望---只想申请前15名的学校,有“不成功,便成仁”的想法(即除非是排行前15的学校,否则不去读美国大学)。这样风险的要求与决定是一般申请顾问公司不敢接受的,因为美国顶级名校不会单纯因为成绩而决定接收学生。尽管如此,我们的顾问团队仍然接手了这样挑战的案子。我们先为小杨设定了7所在15名及以前的名牌大学和1所保底学校Boston college。另外,我们选取孩子参加马术比赛的独特经历,突出小杨面对挑战时内心的坚定和执着。学生的Essay草稿经过5次反复与学生的沟通和精心修改,最后打造出最具有个人特色的申请文书,为此小孩收到包括Harvard,Stanford,Princeton在内的5所大学的面试通知,最后收到Duke University和Boston College的录取,以及Stanford和Princeton的Waitlist。最终小杨接受了排行第8名的Duke University的录取Offer。